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科工商务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近日,广东省委常委会会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打造更多展现时代气质和风骨的文艺精品,擦亮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得益于植根岭南戏曲的文化土壤,近年来,台山戏曲屡获突破,《海永无波》获评“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石花仙子》获评“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这两个“重量级作品”的创作者均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台山曲艺协会荣誉会长李剑昌先生,下面让我们走近李剑昌先生,倾听他创作的故事,了解近年植根岭南戏曲文化土壤的台山戏曲如何传承发展,取得什么新突破。

  从8岁起,李剑昌就开始登台演出粤剧,他说“八岁定八十”,李剑昌所热爱的粤剧成为了他终身的职业。

谈起何时与粤剧结缘时,李剑昌回忆到,小时候,家乡浪波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成立了一个粤剧团,他的父亲担任团长,伯父也是一位音乐名手。耳濡目染下,李剑昌很小就爱上了粤剧。1956年,14岁的李剑昌参加了台山工人粤剧团的演出,扮演书僮和小兵的角色,在那期间,他拜台山著名艺人黄一笑先生为师,逐渐进入了文艺活动的圈子。

  640 (22).jpg

  1974年,台山县粤剧团全体成员合照

  640 (26).jpg

  李剑昌在体育广场演唱台山民歌

  李剑昌说:“我是饮台山水、吃台山米长大的”。台山的地理环境很特别,它有平原、山区、丘陵、半岛、海岛,工农兵学商,百业俱全。此外,台山还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侨乡文化。台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建构出生活的大观园,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李剑昌很喜欢用台山的题材来写作,大到一出粤剧,小到一首诗。《海永无波》(粤剧)于2007年开始动笔,期间五易其稿,打破原稿重头再来,前后经历了15年。

  640 (2).png

  粤剧《海永无波》以广海地区人文遗迹“海永无波”“烽火台”和“烈女坟”为依据,重现当地军民合力抗击倭寇、收复失地,维护“海上丝绸之路”畅通的历史情景。

  原来的“海永无波”是大家熟知的人文历史事件。广海还有一个历史事件"烈女坟",李剑昌将不同时段的两件事融合,写了这一出戏,于是引起了争论,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因为"海永无波"跟"烈女坟",相差了一百年。

  相隔百年的历史事件,交汇于一出荡气回肠的粤剧。是改编历史,还是还原历史?戏剧性的争论能否平息?

  台山戏剧家 李剑昌:

  写小说,写戏剧,跟写历史是两回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台山剧团已经写过《海永无波》了,但这出剧他们只演了一场就终止了。过去那版《海永无波》所谈及的人物都是男人,而李剑昌之所以将《烈女坟》与《海永无波》融合,是因为《烈女坟》的主人公是女性角色。保卫海疆,保卫丝绸之路,不单是军队的事,每一次抗击倭寇,当地的民众都参与其中。

  李剑昌认为他所创作的《海永无波》会得到认同,对此他一直满怀信心。当然,期间他也受到了挫折,因为一部大戏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将一部长篇小说重头写五次,这是一项大工程。

  2022年,粤剧《海永无波》获得“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成为台山首个获得国家级大奖的里程碑式戏曲作品。经典流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人民群众的检验。

  640 (3).png

  广东的粤剧,亦称戏曲。戏剧下的众多门类中,最难写的是写戏曲。因为一个粤剧编剧除了要懂得编剧的技巧之外,还要懂得粤剧艺术,所以戏曲的编剧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戏曲创作何时都列为戏剧评奖第一类作品。《海永无波》获得“最佳剧本奖”,从行家的标准来说,意味着这个剧本可以进入排演了。截至2022年,“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是李剑昌获得的最高奖项,对他而言也是一种突破。

  2023年6月7日,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官方发布了“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文本揭晓结果,侨乡神话粤剧《石花仙子》获评“戏曲类·最佳剧本”,李剑昌蝉联奖项。

640 (5).png

石化山

  石花山是台山历代八景之一,山中天然巨石巍然屹立,变幻多姿。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中,诞生出许多民间传说。《石花仙子》取材自历代“台山八景”之一“石人耸翠”的民间传说。相传石花仙子与凡人相爱,遭南海海神阻挠,掀起巨浪吞噬新宁大地,石花仙子为救百姓于危难,化身巨石屹立山冈,挡住巨浪保护一方平安。

  这个传说在李剑昌的成长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李剑昌将其编写成粤剧。

  台山历史深厚,地处开放性的南海,孕育了多元的文化。所以台山的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都各有其独特之处,以及共通之处。共通点是,体现当地人对敢爱敢恨的包容精神,也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这就是台山人的精神。

李剑昌认为,他的每一次进步都得益于台山人民对他的培养,带着这种感恩的心情,李剑昌创作出《海永无波》《石花仙子》。目前,李剑昌准备创作侨乡流传广的民间故事《梅菊姐》,与《海永无波》《石花仙子》组合成为侨乡三部曲。现李剑昌已着手进行《梅菊姐》的构思,收集相关历史资料。

  创作戏剧前,李剑昌都会下乡采风,实地调研。本次采风的地点是端芬塘头村——端芬爱情故事《梅菊姐》男主角阮阿四的故乡。

640 (6).png

  端芬镇塘头村总支部书记 阮云峰:

  我有幸拜读过李老师的《石花仙子》《海永无波》这两部戏剧。我觉得现在的文化人能够静下心来,对于挖掘我们台山的文化和故事,传承台山优良的美德,这是非常感动我的。这也印证了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里的文化振兴,以及“四个自信”里的文化自信,我认为李老师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和发挥。

  戏剧跟其他文艺创作不同点在于,戏剧创作的构思更加复杂,受舞台的空间限制,所以写粤剧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选择的题材是否适合用戏剧来反映。

  除了戏剧创作,李剑昌还致力于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2009年起,他定期参加“戏剧进校园”活动。近年来,他参与筹建台山市老干部艺术团,并在开放大学开办民歌班。

640 (7).png

  台山戏剧家 李剑昌:

  我经历过粤剧最繁荣的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粤剧最兴旺的年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说时代的发展,大众欣赏的文化内容多元化,粤剧的演出市场逐渐走下坡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粤剧作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要振兴民间艺术,其中要聚焦于培养接班人。这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我相信在政策性的支持下,我们粤剧的传承工作会得到发展,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李剑昌   

  李剑昌,1943年出生台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曾任台山市文联副主席。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他一直活跃于台山戏剧艺术演出创作,著有大型侨乡历史粤剧《海永无波》、曲艺民歌作品集《侨乡艺苑留痕》等,主编《台山民歌资料汇编》。


您现在的位置 :
植根岭南戏曲土壤,台山戏曲屡获新突破
  • 2023-08-07 11:18:13
  • 来源: 台山政府网
  • 发布机构:台山市档案馆
  近日,广东省委常委会会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打造更多展现时代气质和风骨的文艺精品,擦亮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得益于植根岭南戏曲的文化土壤,近年来,台山戏曲屡获突破,《海永无波》获评“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石花仙子》获评“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这两个“重量级作品”的创作者均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台山曲艺协会荣誉会长李剑昌先生,下面让我们走近李剑昌先生,倾听他创作的故事,了解近年植根岭南戏曲文化土壤的台山戏曲如何传承发展,取得什么新突破。

  从8岁起,李剑昌就开始登台演出粤剧,他说“八岁定八十”,李剑昌所热爱的粤剧成为了他终身的职业。

谈起何时与粤剧结缘时,李剑昌回忆到,小时候,家乡浪波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成立了一个粤剧团,他的父亲担任团长,伯父也是一位音乐名手。耳濡目染下,李剑昌很小就爱上了粤剧。1956年,14岁的李剑昌参加了台山工人粤剧团的演出,扮演书僮和小兵的角色,在那期间,他拜台山著名艺人黄一笑先生为师,逐渐进入了文艺活动的圈子。

  640 (22).jpg

  1974年,台山县粤剧团全体成员合照

  640 (26).jpg

  李剑昌在体育广场演唱台山民歌

  李剑昌说:“我是饮台山水、吃台山米长大的”。台山的地理环境很特别,它有平原、山区、丘陵、半岛、海岛,工农兵学商,百业俱全。此外,台山还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侨乡文化。台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建构出生活的大观园,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李剑昌很喜欢用台山的题材来写作,大到一出粤剧,小到一首诗。《海永无波》(粤剧)于2007年开始动笔,期间五易其稿,打破原稿重头再来,前后经历了15年。

  640 (2).png

  粤剧《海永无波》以广海地区人文遗迹“海永无波”“烽火台”和“烈女坟”为依据,重现当地军民合力抗击倭寇、收复失地,维护“海上丝绸之路”畅通的历史情景。

  原来的“海永无波”是大家熟知的人文历史事件。广海还有一个历史事件"烈女坟",李剑昌将不同时段的两件事融合,写了这一出戏,于是引起了争论,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因为"海永无波"跟"烈女坟",相差了一百年。

  相隔百年的历史事件,交汇于一出荡气回肠的粤剧。是改编历史,还是还原历史?戏剧性的争论能否平息?

  台山戏剧家 李剑昌:

  写小说,写戏剧,跟写历史是两回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台山剧团已经写过《海永无波》了,但这出剧他们只演了一场就终止了。过去那版《海永无波》所谈及的人物都是男人,而李剑昌之所以将《烈女坟》与《海永无波》融合,是因为《烈女坟》的主人公是女性角色。保卫海疆,保卫丝绸之路,不单是军队的事,每一次抗击倭寇,当地的民众都参与其中。

  李剑昌认为他所创作的《海永无波》会得到认同,对此他一直满怀信心。当然,期间他也受到了挫折,因为一部大戏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将一部长篇小说重头写五次,这是一项大工程。

  2022年,粤剧《海永无波》获得“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成为台山首个获得国家级大奖的里程碑式戏曲作品。经典流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人民群众的检验。

  640 (3).png

  广东的粤剧,亦称戏曲。戏剧下的众多门类中,最难写的是写戏曲。因为一个粤剧编剧除了要懂得编剧的技巧之外,还要懂得粤剧艺术,所以戏曲的编剧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戏曲创作何时都列为戏剧评奖第一类作品。《海永无波》获得“最佳剧本奖”,从行家的标准来说,意味着这个剧本可以进入排演了。截至2022年,“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是李剑昌获得的最高奖项,对他而言也是一种突破。

  2023年6月7日,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官方发布了“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文本揭晓结果,侨乡神话粤剧《石花仙子》获评“戏曲类·最佳剧本”,李剑昌蝉联奖项。

640 (5).png

石化山

  石花山是台山历代八景之一,山中天然巨石巍然屹立,变幻多姿。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中,诞生出许多民间传说。《石花仙子》取材自历代“台山八景”之一“石人耸翠”的民间传说。相传石花仙子与凡人相爱,遭南海海神阻挠,掀起巨浪吞噬新宁大地,石花仙子为救百姓于危难,化身巨石屹立山冈,挡住巨浪保护一方平安。

  这个传说在李剑昌的成长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李剑昌将其编写成粤剧。

  台山历史深厚,地处开放性的南海,孕育了多元的文化。所以台山的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都各有其独特之处,以及共通之处。共通点是,体现当地人对敢爱敢恨的包容精神,也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这就是台山人的精神。

李剑昌认为,他的每一次进步都得益于台山人民对他的培养,带着这种感恩的心情,李剑昌创作出《海永无波》《石花仙子》。目前,李剑昌准备创作侨乡流传广的民间故事《梅菊姐》,与《海永无波》《石花仙子》组合成为侨乡三部曲。现李剑昌已着手进行《梅菊姐》的构思,收集相关历史资料。

  创作戏剧前,李剑昌都会下乡采风,实地调研。本次采风的地点是端芬塘头村——端芬爱情故事《梅菊姐》男主角阮阿四的故乡。

640 (6).png

  端芬镇塘头村总支部书记 阮云峰:

  我有幸拜读过李老师的《石花仙子》《海永无波》这两部戏剧。我觉得现在的文化人能够静下心来,对于挖掘我们台山的文化和故事,传承台山优良的美德,这是非常感动我的。这也印证了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里的文化振兴,以及“四个自信”里的文化自信,我认为李老师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和发挥。

  戏剧跟其他文艺创作不同点在于,戏剧创作的构思更加复杂,受舞台的空间限制,所以写粤剧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选择的题材是否适合用戏剧来反映。

  除了戏剧创作,李剑昌还致力于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2009年起,他定期参加“戏剧进校园”活动。近年来,他参与筹建台山市老干部艺术团,并在开放大学开办民歌班。

640 (7).png

  台山戏剧家 李剑昌:

  我经历过粤剧最繁荣的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粤剧最兴旺的年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说时代的发展,大众欣赏的文化内容多元化,粤剧的演出市场逐渐走下坡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粤剧作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要振兴民间艺术,其中要聚焦于培养接班人。这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我相信在政策性的支持下,我们粤剧的传承工作会得到发展,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李剑昌   

  李剑昌,1943年出生台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曾任台山市文联副主席。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他一直活跃于台山戏剧艺术演出创作,著有大型侨乡历史粤剧《海永无波》、曲艺民歌作品集《侨乡艺苑留痕》等,主编《台山民歌资料汇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