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台山政府网 | 生成日期: | 2015-09-28 07:59:01 |
“敬德修业为其首”。90年前台山李氏齐聚一堂为办学,90年后的今天仍在为家乡教育效力,在敬修新校里总能看到“李氏”的痕迹。在台山的每一个镇街,都有李氏聚居的村落,其中台城最多,共有83个“李家庄”。位于台城城区的草朗街一带,曾是台城李氏聚居的要地,李氏最大宗祠就建于此,这里也是敬修中学的旧址。
李氏大宗祠80年前台城标志建筑
“以前住在这附近都是姓李的。”在不少台城老人的回忆里,草朗街、草朗横街一带当时聚居的都是李姓人,所以李氏大宗祠当年才会选择建在这里。“任堂祖祠就是现在的第一幼儿园(位于正市街上)那里,也是李氏最早办校的地方。”任堂公是台山李氏的始祖之一。
而在台城街道草朗街28号,有一座庭院式的民国时期建筑,就是李氏大宗祠及敬修中学旧址所在处。李氏大宗祠位于院内,一栋7层的教学楼建在前面,每间教室门楣上刻着李氏各地宗亲的名号。“这就是以前的敬修中学,上面所刻的字样就是为了纪念华侨善举。”据李氏第26代后人李伟贤说,7层高的教学楼是在1995年由海外李氏宗亲捐资建成,而敬修中学(现在李氏大宗祠所在)建于1927年。
大红柱子、门楣牌匾都已是现代产物,两层高的李氏大宗祠,设计维持原样,但装饰物、墙面都已翻新。“陇西堂”牌匾挂在正中,匾下两旁安放着岭南李氏始祖与台山各大房始祖神主牌。而宗祠东墙是“李氏大宗祠重修功德榜”,西墙是“复办敬修中学功德榜”,祠堂内的刻字雕花全都翻新成现代工艺作品。在一楼仰望环视仍能感受到年代的气息。)
李氏大宗祠已有80多年历史,1927年3月动工,1928年4月竣工。2011年11月3日300多名海外李氏宗亲齐聚,为大宗祠重修竣工揭幕,成为五邑地区最新式的宏伟宗祠,是台城城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宗祠大部分物业变身制衣厂
如今的李氏大宗祠主祠堂虽已翻新,但宗祠一二层的大部分房间均租赁出去,为一私人制衣厂所有。在“陇西堂”高挂的二楼主祠堂对望去,可以看到“衣车”在忙碌作业。李伟贤介绍,这是以前租出去的,租金用作宗亲日常活动、族刊费用等。
“现在草朗街已经不是李氏的聚居地了,邻近繁华的步行街,这里平时也不冷清的,外地人不少,姓氏各异就更不用说了。”住在附近的老李说,现在台城周边还有不少姓李的村庄。
台城有83个“李家庄”
而根据统计,全台山共有456个村子姓“李”,其中数台城、四九、冲蒌、三合最多。台城共有83个“李家庄”,“这都是大部分或是全姓李的村子。”据李伟贤表示,目前台山李氏族谱正在征集材料,李氏大宗祠内已设研究撰写历史族谱小组。“虽然有些村子有自己的族谱,但都不齐全,我们希望可以尽快把台山李氏的族谱整理好。目前而言,整个台城的李氏族谱也是没有的。”
而整个台城李氏的人数仍有待统计,但是台城李氏的海内外人数比例约为1:2。
家族特色
敬修李氏族校服务乡亲90年
据记载,1922年(民国11年)李氏先贤李衮宸、李典宾组织李氏学会,编印《李族月镜》。于此同时发起筹建敬修学校,以座落台城正市街的任堂祖祠(今市第一幼儿园)为校舍,并于同年12月5日举行开学典礼,那时只办小学。照此计算,李氏先贤创建敬修族校,距今已90年。
1928年新建李氏宗祠扩办初中
在时任校长李翘英与李菊辰、李星衢、李月垣发起牵头倡议筹建李氏大宗祠。1927年(民国16年)3月设计出图纸,1928年(民国17年)4月建成,为“本城有数宏伟的建筑物”。
建成投入使用后,就以李氏大宗祠为第一校舍,开办敬修初中,以任堂祖祠为第二校舍,改为敬修初级中学小学部。当时学校有学生700多人,在台城地区已具相当规模。
上世纪50年代初停办
而这幢中西合璧的宗祠学校,在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初期停办,后1984年政府根据有关政策及李氏海内外乡亲的愿望,将敬修中学校舍退还李氏一族。
随后在1986年复校上课。复校后,招收初一、二年级5个教学班,是台山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旧敬修中学物业目前未有他用。
2008年迁出草朗街改成中职
2008年敬修学校搬迁到新校区(位于台城街道台海路),只是这时已不再是一所中学,已经成为一所江门市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共163.4亩,容纳学生1800多名,无线W IFI信号覆盖全校。2009年更名为台山市敬修职校,“新校建设也是李氏华侨大力支持,其中李伯荣先生捐资800多万元。”李伯荣还以父亲名义设立李星衢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敬修学校在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每年颁奖一次,在1995年捐资100万元成立。
校名典故
并非先贤名号取自校歌
敬修族校为何叫“敬修”呢?敬修并非李氏始祖、先贤的名号。据1946年(民国35年)5月25日,由敬修出版委员会编印的《敬修中学校报•复刊专号》记载,当时的《台山敬修初级中学校歌》开头即是“敬修,敬修,何所敬兮何所修?敬德,修业,敬德修业为其首。”这是当时筹建族校时,李氏先辈拟定的办学宗旨,是对每一个走进这个校门的教师和学生的寄望。
家族源流
栋公之后繁衍60多万后裔
据史料记载,李氏于公元1026年至1103年,由江西吉安入粤。台山李氏多为栋公之后,栋公号任堂,任堂公祠即为纪念他所建。栋公是入粤始祖联公长子,二子名棕。在现新会的“石狗岭”有栋公之墓,已有700年历史,后裔子孙繁衍至今已达60多万人。此外,坊间有一说法,草朗街一带的李氏多来自莘村(台山都斛镇)。
名人谱
李灼文:开办大陆首家来料加工服装厂
台山市附城镇人(现台城街道内),香港实业家。1926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20岁时只身到香港谋生。上世纪70年代以来抓住时机把生产业务扩展到美、加、菲、泰等国。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率先在大陆投资,1978年建成中国大陆第一家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形式的服装厂。李灼文回内地投资办厂,给香港实业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推动了他们回内地投资的热潮。李灼文也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1985年9月捐资港币480多万元,创办“李谭更开中学”,亦有捐资建设李氏敬修中学旧址教学楼。
李星衢、李伯荣父子:华商领袖
台城板岗昌和村人,李星衢1879年出生,1955年在港逝世。创办康年银行任总经理,之后数十年进军银行、保险、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实业遍布港粤沪,是香港著名的华商领袖。获香港太平绅士荣衔。在抗战期间,他发起成立香港华人赈灾会。1943年台山大饥荒,他积极筹款买米一批回乡救灾。他捐款建医院、兴学校、助公益,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慈善家。
李伯荣1934年在香港出生,自1993年来,捐资兴建台山敬修中学、台山师范及人民医院、中医院新院等数十个公益事业项目,致力于家乡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总额超2亿港元,。
李树芬:“国际百周年杰出外科医师”
祖籍台城镇香雁湖香头坟村,李树芬1887年出生于香港,世界著名外科医生,曾任广东公医学院院长、香港养和医院院长、香港中华医学会会长,被美国授予“国际百周年杰出外科医师”称号。李树芬晚年在香港创设“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台山市李树芬纪念中学是后继任香港养和医院董事长的李树培先生,秉承李树芬博士热心教育的遗志,从李树芬医学基金会中拨款150万港币建立的。
统筹:南都记者唐波
采写:南都记者王景花
作者:王景花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58386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