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发布机构: 台山政府网 生成日期: 2015-07-27 07:56:37
环城南路:台城的原点从这里开始
或许你从来都不知道,过去的老台城曾经建有城墙。或许你从来都不知道,曾经散步的环城南路竟是台城南城墙的所在地。
  环城南路是在1922年至1927年间拆除城墙后辟建而成。全路环绕台城南面,故名环城南路。该路东西走向,全长740米,宽9米。
  古城墙的历史使命早已完成。然而,城墙下的那一条路,在这短短的九十多年里,因为城市的发展而迅速变化着,成为台城城区主要交通干线和商业街道。
  漫步于环城南路上,从最东端的台山师范门口出发,行至最西端的通济路交汇处不过短短七百多米距离,竟可同时品味繁华骑楼与安静老巷的不同韵味。
  树荫下,细细聆听老人言语。恍惚间,空间流转,时光凝固,让思绪回到那一段古老的记忆中。
  
    古城:曾经设置东、西、南3个城门
  
    如今的环城南路已经是台城老城中心区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每天,这里车水马龙,人流涌涌,确实让人很难想象,九十多年前,这里仅仅是一堵了无生气的古城墙。
  台城老城可分为两个区,包括中心区和西宁市区。中心区是台城最古老的原始地带。五百多年前,台山人就是在这里建城。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台山从新会分出来设新宁县,设治建城,始称宁城,后改称为台城,延用至今。
  据《新宁县志》记载,台城初立城时的城界是以木栅为标志的,周长仅有530丈(古代长度单位)。弘治十六年(1503年),御史周谟摄令通判朱源改用砖砌筑城墙。城墙修复后,周长仍为530丈,高1.1丈,雉堞112个,而且城墙外围都种上了竹子;城墙的东、西、南面各设有城门,而北面因靠近三台山,故不设门,只作虚设。
  根据古籍的记载,配以台城地图,便可知古城区四周所达到的范围,就是如今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和环城北路的所在地。珠峰山东麓至今天的环城南路与正市街衔接处为南门,现在的城东路口为东门,环城南路转往环城西路的交叉处,则设为西门;环城北路向东,则与东门接合,其间虚设的台城北门即在今天的台城广大中学的后方。
  中心区的面积不大,仅仅0.2平方公里。现在的台城,就是从这个区域慢慢地往外发展延伸。
  到了清末民初,由于侨汇的输入和新宁铁路的建成,台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加,以及商业的日渐繁荣,古城区已不适应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于是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当时的政府开始拆城墙,辟马路,设新街。从那时开始,环城南路出现了。
  
    老巷:尚有数栋百年老房
  
    台山师范的大门处便是环城南路的最东端。也许因为是学校附近的区域,这一带都是以住宅区为主。
  安静是它给人最深的感觉,以阳光穿过树叶洒下的斑驳树影为背景,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树荫下轻声交谈。从幽深曲折巷道里走进,却发现别有洞天,竟有数栋百年历史的老房子。
  住在环城南路一里的袁婆婆今年已经71岁。作为这里的原住民,街区的兴衰变化,她看得清清楚楚。
  在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环城南路一里便是一条住了百余人的小小杂姓村。“只记得,有老李,有老陈,有老袁,等等。”因为邻里之间并不是同姓一族,没有族谱,也没有记载。袁婆婆说起这条村的历史,也只能点到即止。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的人家陆陆续续出国谋生。村子逐渐凋零,一些老房子也逐渐被变卖拆建,变成一座座高七八层的现代公寓住宅楼。
  袁婆婆的房子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在1982年经过修复,但难得的是,房子一直保留着三进两庭院的传统格局。
  红色的木门,油漆剥落,似乎在诉说着百年老屋的故事。打开门便是一个约10平方米的小房间,过去用于堆砌杂物。走过走廊,是一个露天庭院。袁婆婆很勤劳,庭院种满了玉兰花、七里香等植物,花香沁人心扉。
  走过庭院便是主楼,两层高,楼上是卧室,楼下会客兼饭厅,室内楼梯,前后门窗有利于通风采光。主楼后又是一个小庭院。如今,袁婆婆在此堆放杂物。
  袁婆婆的房子是从祖上传下来的。自她出生以来,就是这个模样。小时候,邻居的房子也是以这类三进两庭院的传统格局为主。
  她出嫁后,娘家的亲戚陆陆续续出国。如今,只能留袁婆婆自己一个人居住在此。她说,一里由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已经很少了,很多原住民及其后代居住在香港和海外,他们的房屋要么空置,要么卖给他人作其他用途。
  
    仁安里:老门楼已有500年历史
  
    沿着环城南路一直往西走,经过与南门路的交汇处,闹市中可发现仁安里的门楼。破落的门楼与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相比,似乎格格不入。
  从正面看,这门楼没有奢华复杂的雕花,也没有赞颂美好的对联,甚至连“仁安里”三个字也变得模糊不清。从背面看,门楼留下精美壁画的痕迹,还有空荡荡的神龛,楼顶杂草丛生。也许当年,这个门楼曾经很美丽,只是风雨洗刷后徒留凋零。土黄色的泥砖以及看似快要掉落的瓦片,与逐渐繁华的环城南路显得格格不入。
  “李家重地,闲人免进。”八个字还清晰地烙印在门楼上。显然,这仁安里就是由李姓族人兴建的。长年居住在此的黄女士说,以前的门楼还有一扇木门。解放初期,因为连日大雨,仁安里被浸,木门也在当时被毁坏了。
  黄女士今年已经60岁了。作为李家的媳妇,她对仁安里的了解,也是从上一辈老人的口中得知的。
  “听说,我们是从都斛莘村迁过来的。我们这条小村的历史比台城还要老。门楼也是那时建起来的,有500年历史了。”她说,过去台城盗贼多,治安不好,当时的村民建门楼,设围墙,以保护村人的安全。
  仁安里内的老房子多为一层或两层的青砖瓦顶房。富裕人家的房子以岩石作地基,并筑有院门。屋顶是“2字形”飞檐,似乎为房子增添了几分妖娆,可惜,与绝大多数老瓦顶房一样,飞檐部分在文革时期都被敲断了。
  同样能见证仁安里历史的,还有一口小小的古井。居住在此的居民到今天依然使用这井水。黄女士说:“以前家家户户都吃这口古井的井水。现在,有了自来水,比打水方便多了,所以大家只用这井水清洗东西。”
  
    骑楼:曾是台城高尚住宅区
  
    继续往西走,就来到环城南路最繁华的路段。
  这里骑楼林立,而且非常精美亮丽。纵目四望,最吸引人的是骑楼墙体立面上的装饰。样式之繁多、工艺之精美,让人目不暇接。每一座骑楼的楼顶,都装饰有形态各异、线条繁复的雕纹;立柱上带有精致灰塑,似圣诞花环,也似流苏,美不胜收。
  路上的骑楼保存相当完好,个别还显得气派十足。文革期间,很多字体有点艺术特色的号名都被铲除或者用水泥涂抹。骑楼的上端最显眼处,如今只能依稀可见过去的招牌,如“某某堂”、“某某号”、“某某记”等。
  从台山博物馆副馆长叶玉芳口中得知,在1924年至1929年间,得益于台山华侨从国外源源不断寄回的丰厚侨汇,以及新宁铁路强大的运输力量,台城掀起第一次大规模近代化建设高潮,全城有三百多栋骑楼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风貌。环城南路的骑楼就是在那时建起的。
  对于美丽的骑楼,住在仁安里的黄女士有自己的看法。她称,这一带的骑楼原是台城最高级的住宅区,环城南路的宽度就是以两辆马车的宽度来设计的。购买、住在骑楼里的,都是从国外回乡的华侨。他们在骑楼顶端刻上自己的名字。环城南路逐渐形成商业街道,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对这个看法,叶玉芳认为并不毫无道理。“在台城,骑楼的主要用法还是以商铺为主。过去,有一名北京的老教授对环城南路有过研究。在他的论文中,曾提及环城南路是高尚住宅区的说法,只是我们一直缺乏史料和证据证实这个说法。”
  无论是住宅还是商铺,九十多年过去后,美丽的骑楼依然屹立在台城老城,已经足以让人感叹当时华侨建筑的气派与不凡。
  这里的每一栋骑楼都值得细细品味。建筑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根立柱,无不透出浓浓的西方古典韵味。
  行走于骑楼街,细细回想,又仿佛回到当年那个古老的台城。(江门日报陈素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58386邮件:ts686@126.com

历史文化 - 台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