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斗山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的位置 :
发布机构: 斗山镇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1-09-19 10:32:43
浮月村

  浮月村,原名“浮溪村”,据说当时村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天,劳累了一天的村民饭后坐在一起闲谈聊天,忽见一轮明月映照在村前海面,月亮和村落就像浮在海面上一样美不胜收,于是改名为“浮月村”。


  浮月村在整体布局上,延续了中国民间背山面水或村前挖塘聚水生财的风水格局。浮月村背后虽然没有小山,但因传统房屋多建在低洼地段,洋楼则高耸村后,起到“靠山”的作用。这种布局反映了村民对平安、幸福的祈求,同时也表达了村民期望“步步高升”“更上一层楼”的美好愿望。

  该村民居基本沿袭岭南民居(广府民居)的一般风格,以传统的三间两廊式民居为主,现存60座左右,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村中一条5米宽的横巷将村落分成前、后两段,前段东西两端建有祖祠,其余则均为三间两廊式民居,共7排房子8条纵巷,呈梳状式规整分布村中。主要建筑特色为小天井大进深,布局紧凑,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屋顶上是传统的龙船脊,木雕封檐板则采用花鸟、山水等图案,题材广泛,栩栩如生。门楣大大的“福”字使民居显得愈加质朴自然。屋内天井方正阔敞,采光通风极好,刻着龙凤呈祥的木雕神台端座于屋内厅堂,庄严神圣。

  浮月村因“洋楼”而闻名遐迩。这里曾被评为“台山新八景”之一,村中有20座洋楼(碉楼),其中比较有名的有15座,分别为中山阁、贤安庐、安雅庐、兰芳居、觉庐、臻华居、恒安居、仕庐、英庐、源庐、炯庐、鋈庐、晃庐、惠华居、国旗(楼),均为旅美的浮月乡亲于民国时期修建而成。村中这15座洋楼被学者视为“洋楼与碉楼建筑功能相结合的混合型华侨建筑”,已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当时,许多侨居海外的台山人,从侨居国将设计好的建筑图纸带回家乡按图建造。其中“最年长”的惠华楼建于1917年,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最迟建成的是国庐,也有80年之久的历史。

  洋楼大多数以楼主的名字冠名,或取其楼主名字中的一个字命名,还有几座洋楼是例外,它们的楼名或表达楼主对安雅、平和生活的追求,或对兰香芬芳意境的钟情。

  所有这些洋楼都是汲取外国建筑风格建造的多层建筑,一般为三四层高的楼房,装修精致,备有客厅、餐室,有数套卫生间等结构较好的独立式或复式、别墅式住宅。与同一时期的民居和碉楼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建筑兼具居住与防卫功能。二是洋楼均为庭院式别墅建筑。洋楼建筑不仅使用了“红毛泥”等洋材料,而且汲取了西方建筑艺术成果,建筑风格独特。侨乡的华侨长期居住欧美,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建筑西式色彩浓烈。不少的楼顶皆为穹顶,是罗马建筑特色;绝大多数在三楼或四楼都有飘出阳台,阳台无论是一面还是二、三、四面的,都采用古希腊列柱式,柱间形成罗马建筑半圆拱窗子。这些建筑与浓厚的侨乡生活风俗相结合,富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交融的显著特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旅游景点 - 台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