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白沙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
您现在的位置 :
发布机构: 台山政府网 生成日期: 2019-04-29 03:23:01
《话说白沙》之㉖——孙中山的铁血卫士:“两湘”风云

孙中山所处的时代,乃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宛如“时代的先行试错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超越时代,突破“知难行易”,留下迄今影响国民的重要思想。孙中山波澜壮阔的一生,伴随的是清朝廷的追捕暗杀、军阀的倒戈叛变......稍有不测,历史或会改写。他每每化险为夷、险中求生,除了众多友人和华侨的帮助支持外,贴身护卫黄湘、马湘同样功不可没。

黄湘、马湘江湖性情、游侠习气,以义为契、以命相托,敢登高呐喊第一声,敢挣扎迈进第一步。两人这股风,由白沙吹起,飒然、强劲,带着人间换颜色。


01
矢志相随,齐聚帅府


黄湘

黄湘故居

黄湘(1878-1940),字惠龙,绰号牛伯,台山市白沙镇朗北盛华村人。少时随父务农,常练少林拳,有豪侠之风。后来,奉父命与其兄赴加拿大谋生。黄湘在国外看到侨胞被洋人凌辱而无处申诉,痛感弱国无外交,所以每见侨胞受到欺负,便挺身而出,维护侨胞权益。


马湘

马湘故居

马湘(1889-1973),原名马天相,又名马吉堂,号修钿,台山市白沙镇山朗乡(现长江村委会)敦和村人。父亲马厚庶,早年旅居加拿大,是温哥华洪门致公堂主持人之一。少年在乡读书,帮助母亲耕作和放牛。15岁时,与哥哥马天来、弟弟马天华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最初是到墨西哥当餐馆工人,后转到美国,在巴索当农业工人,并练得一身好武艺。由于他为人刚直、见义勇为,当地不少华工都视他为好兄弟。


孙中山与黄湘(左四)、马湘(左六)等合影


据马湘在《跟随孙中山先生十余年的回忆》一书记载:1915年冬,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起讨袁运动,号召华侨回国讨袁。当时,身在外国的黄湘和马湘参加了以加拿大洪门为骨干的华侨讨袁敢死先锋队。1916年,华侨讨袁敢死先锋队300多人回国,就在上海举行的慰劳先锋队的大会上,孙中山把黄湘马湘留下当贴身卫士。

据说孙中山挑选黄湘、马湘做贴身卫士的原因,除了两人忠厚且身手骁勇,同时跟他们的名字有一定的关系。黄湘又名黄惠龙,马湘的原名叫马天相,孙中山等取“左龙右马、吉人天相”其意,认为“黄湘马湘”就如岳飞之“马前张保,马后王横”一样。事实上,黄湘、马湘精诚合作,保卫周到,时有“黄湘马湘,相得益彰”之誉。


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期的孙中山、宋庆龄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各界人士热烈庆祝。他吩咐黄湘、马湘上台表演给大家助兴。二人卸掉戎装,换上练武服,只见黄湘手握竹节钢鞭,一口气表演了一百多节鞭法,马湘也表演了一套八卦刀,观众无不叫好。孙中山说:“中国的拳勇技击,与西方的飞机大炮有同等的作用”。

02
赤胆忠心,舍身护卫

1917年,北洋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孙中山南下护法,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当时桂系军阀莫荣新任广东督军,开烟馆设赌场,滥收捐税,他对孙中山禁烟赌的主张极为不满,还曾以高官厚禄引诱担任大元帅府卫兵连长的胡新行刺孙中山。一天夜晚,马湘发觉胡新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即制止其上楼,并报告孙中山。孙大元帅听完报告后派人搜查胡新住宅,果然发现胡新受莫荣新收买行刺的罪证,当即将胡新扣留处决。


中山夫妇在“永丰舰”


1922年,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包围并炮轰观音山(今越秀山)总统府。掩护孙中山成功撤退后,黄湘、马湘保护当时有孕在身的宋庆龄撤退。撤退途中直面叛军截击,马湘急中生智,猛然将身上的钱币掏出向叛军撒去,趁叛军争夺时的混乱,突出重围。黄湘、马湘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将宋庆龄安全护送到“永丰舰”。黄湘受了伤,鲜血直流,仍泰然自若。孙中山为表彰两人忠勇,亲书“南方勇士”锦旗嘉奖。日后,黄湘在与乡亲谈起革命战斗时,撩起衣裤,露出斑斑弹痕,笑着说:“壮士临阵,非死即伤,大丈夫为国牺牲,幸也,何足惧哉!”





03
恪遵遗愿,心系中山


“十年随侍,累月服劳,更有遗言入心坎;五宪犹悬,三民未竟,空留主义在人间”,这是黄湘、马湘共同敬献孙中山的挽联。


1924年底,孙中山抱病北上,黄湘、马湘寸步不离,随侍左右。孙中山因久病卧床,双足麻痹,不能安眠,马湘就跪在床前,把孙中山的双足放在自己肩上,慢慢按摩,让孙中山安然入睡。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灵柩暂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据《孙中山葬礼全过程》一文记载,1926年4月,一群奉军士兵来到碧云寺闲游,竟想对灵堂中悬挂着的孙中山遗像开枪。被劝阻后,当时负责守护西山灵堂的副官黄湘,担心奉军还会来闹事,便命令卫士们把灵堂的铁门关闭,守灵卫士身穿便衣守在碧云寺金刚塔内,暗中守护灵柩。后来,黄湘、马湘二人担任了南京中山陵警卫处正、副处长,官至陆军中将,默默地守卫着孙中山先生的亡灵多年。


宋庆龄和孙科、孙中山长孙孙治平在灵堂

“受之于桃,报之于李”因多年忠诚勇敢,孙中山夫妇对黄湘、马湘的感情非常深厚。

孙中山在临终前嘱咐宋庆龄说:“马湘一生追随我,必须保障他的生活费用,把他的子女都培养成才。”新中国成立后,马湘应时任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同志的邀请,回广州定居,积极建言献策。晚年,他经常与海外各界的爱国人士接触,怀念在海外和台湾的旧友,期望在台湾掌政的昔日共事同仁能以大局为重,携手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73年,马湘因病在香港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4岁。

周恩来接见孙中山警卫马湘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提到,1929年9月24日,宋庆龄所乘的邮船停靠香港,并独接见了黄湘。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曾派专人到黄湘故乡寻找他的后人。

抗战时期,黄湘因不满当局放弃东北,愤而弃职,回粤加入讨蒋行列。曾被推举为省港海员工会主任委员,领导海员支持抗日救亡工作,为坚持抗日的东北义勇军和十九路军募集军用物资作出了极大贡献。广州沦陷后,黄湘退居香港,与袍泽挚友探讨救国大计,惜乎壮志未酬,竟于1940年在客寓中病逝,享年62岁。身后萧条,几无以殓,幸赖友好侨胞支持,才能隆重为之殡葬。


04
福泽后人,院亭为记


黄湘古道热肠,经常为家乡谋益。盛华村有一乐亭书室,横匾为国民政府主席、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胡汉民所题,相传就是由黄湘牵线得此墨宝的。根据村人黄建祥、黄均沼老人回忆说,黄湘虽然长年在外面搞革命,但他是个孝子。其母在乡下去世,黄湘闻讯后迅速回来送葬,并为母亲守孝3天。


胡汉民题字落款

1932年,马湘在棠政公路边(回乡必经之路)捐建“湘亭”,便民利民。“湘亭”刻有湘澧有蘭知爱国,亭台留荫覆行人”的楹联,以及孙中山为马湘父亲的题字。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部长、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的同乡马超俊撰写了长篇纪念碑文《湘亭志》,热情赞扬马湘爱革命、爱国、爱领袖、爱民众的光辉一生。


湘亭

风起南粤,云涌神州。或是林公举火、三元抗英、天国革命,或是维新百日、三民主义、七二黄花,尽开近代革命风气之先。

孙中山有道“华侨是革命之母”。黄湘、马湘出身华侨,感国人于国内困顿、国外无保,投身革命抛富贵、舍生死,意志坚定,身先士卒。

“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高情远韵可望而不可及”。黄湘、马湘怀武夫胸胆,随侍中山先生十年,守护革命重情义、历万难,忠心耿耿,一往直前。

二人豪情植根于故乡田野,自由奔放,得失不论;二人忠义衍生于志同道合,明辨真理,毁誉不究。饮水同源、沃土同根,今人当如是,追梦当如是。



感谢黄卓桓先生提供资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