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自然资源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的位置 :
【自然-转载】《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发布
  • 2023-01-29 17:15:03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本网
  • 【字体:    

  转载自江门市自然资源局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全文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实践和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就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作用,推动形成绿色空间格局;统筹土地开发和保护,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介绍了有关情况。


  三个方面统筹,促进形成绿色空间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白皮书用一章的内容阐释了我国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刘国洪介绍,自然资源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通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形成绿色空间格局。重点是做到三个方面的统筹,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安全。

  一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守住资源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立足粮食安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明确2021年至2035年继续保持18.65亿亩耕地保护任务不变;立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整个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30%;立足遏制城镇无序蔓延,对超大城市、人口净减少城市和人均建设用地超过国家标准的城市,严格按照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1.1倍、其他城市按照1.3倍,控制城镇开发边界。

  二是统筹保护与开发,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贯彻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战略布局,统筹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鼓励城乡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城市内涵集约发展,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是统筹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布局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部署全国陆地、河湖、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


  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将长期面临尖锐的人地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土地利用和保护上唯一的出路就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

  刘国洪介绍,我国将统筹土地开发和保护,继续完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体系,从“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四个方面,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努力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是严控增量。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从源头上控制各类建设对耕地等各种农用地的占用,“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控制在2950万亩,比“十三五”期间压减300万亩。

  二是盘活存量。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实施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的“增存挂钩”机制,倒逼各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这项机制从2018年实施以来,五年间全国消化“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共计2200多万亩,相当于年度新增安排计划规模的3倍多。

  三是优化结构。城镇用地方面,着力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用“存量”换“增量”;鼓励地上和地下空间立体开发,用“地下”换“地上”。农村用地方面,大力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把山上的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山下的果树林木尽量调整上山上坡,用“山上”换“山下”,用结构优化释放出空间。


  四是提升效率。深入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完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大力推动工业用地租赁和出让相结合,健全土地二级市场。修订基础设施用地控制标准,扩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范围,努力用资金和技术换空间。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十四五”期间,努力推动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5%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