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农业农村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的位置 :
李勉辰:科学种田,你是个表率
  • 2011-10-31 01:54:45
  • 来源: 台山政府网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字体:    

 

    1898年,孙中山在加拿大时,他与洪门致公堂兄弟对其加以保护,并带其参观自己经营的农场。见到规模宏大的玻璃农场作物棚长满鲜嫩的蔬菜时,孙中山对他说:“将来革命成功,科学种田,解决民生,你是个表率。”
    1910年12月,他捐款支持广州起义。
    民国成立后,他带头捐款并发动9000多位华侨捐建台山县立中学(现台山一中),并亲自监建;他还发动华侨为家乡唐美村捐建新校舍。
    他还于上世纪20年代携巨资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信托公司”,并建成科学种田的示范农场。
    他就是台山籍加拿大华侨实业家和爱国侨领李勉辰。
    激情岁月
    A 15岁赴加拿大 在商界崭露头角
    李勉辰,名近,号崇燮,加拿大华侨实业家。
    1868年(同治七年),李勉辰出生于台山市斗山镇唐美村的一个华侨商人家庭。幼年的李勉辰聪明伶俐,深得乡间叔伯的喜爱。当时,他在私塾念书,却对先生所教的“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反而钟情于珠算、会计等数学知识。他与乡间的其他少年,出资聘请了一位先生开办夜校,学习珠算。不久后,李勉辰就熟练地掌握了珠算的演算方法,还有“银两互化”、“飞归”等最新的演算方法。
    后来,李勉辰随亲友到香港读书,攻读英语和中文。1883年,15岁的李勉辰赴加拿大,协助父亲管理商务。
    李勉辰的父亲李期灿,是一名华侨商人。他早年在美国经商,光绪初年移居加拿大,在维多利亚唐人街开设“宝源号”。
    到了加拿大的李勉辰,日间,协助父亲经营“宝源号”,晚间,在夜校学习会计和英语。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思维敏捷,李勉辰很快就显示出了他的商业才华。“宝源号”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在当地华侨中的威望也不断提高。
    1896年,李勉辰父子合力创办“英昌隆”商行,经营中、加出入口贸易;同时,李勉辰在香港开办了“英昌隆”和“均成昌”,把生意从加拿大扩展到香港、新加坡等地。
    B 科学种田 受到孙中山赞扬
    除了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李勉辰对农场经营也相当有心得。
    李勉辰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郊区购买了一百多英亩的土地,开办了一个玻璃屋农场,在里面种植蔬菜以及养猪,不但有效抵御了当地的寒冷气候,缓解了当地的蔬菜、肉类供给,还让自己增加了不少财富。
    1898年,孙中山在英伦蒙难后到加拿大,李勉辰带他参观自己的农场。孙中山见到规模宏大的玻璃农场作物棚长满了鲜嫩的蔬菜,肥猪成群,高兴地说:“将来革命成功,科学种田,解决民生,你是个表率。”
    正是这一句赞语,大大激励了李勉辰经营农场的信心。
    1925年,李勉辰在孙科、马超俊等人的鼓励、支持下,将加拿大的部分生意收盘,携巨款回国。他在上海一边创办“中国信托公司”,一边经营新式农场。他在市郊购入了近80亩地,搭建了玻璃屋、棚,还建了一座自来水塔,使用先进的技术,邀请专家到农场指导,大量种植番茄、芥兰、蘑菇等作物。
    据说,当时农场得到了不少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青睐,参观者络绎不绝,成为了当时科学种田的示范农场。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上海疯狂轰炸。李勉辰的农场也不能幸免,玻璃屋、农场水塔和农作物都毁于一旦。最后,李勉辰不得不遣散农场工人。
    C 保护孙中山 大力支持革命
    1898年,孙中山在英伦蒙难后来到加拿大。李勉辰闻讯后,立刻与洪门致公堂的兄弟一起,暗中接孙中山到他的商行“英昌隆”暂住,并加强防护。在这段时间,李勉辰与洪门致公堂的兄弟,疏通各方关系,组织欢迎会,协助孙中山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支持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革命主张。
    1910年12月,孙中山为发动广州起义,到加拿大维多利亚筹款。李勉辰毫不犹豫,与当地的华侨商人林礼斌、黄祝求三人捐港币4000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孙中山。
    李勉辰的爱国情怀,在他回国后,体现得更加深刻。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李勉辰非常支持,他不断组织自己公司、农场的员工给工人、学生送钱送物。
    1937年发生“八一三”淞沪会战,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军。李勉辰发动农场的工人,将大量蔬菜和食品,送往前线,支持抗战。
    D 关心家乡教育 督建台山一中
    说起李勉辰,不得不提台山县立中学(今台山一中)。
    1910年,李勉辰首先倡议筹款,为家乡台山县立中学兴建新校舍,但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筹款活动一直搁置到1919年。
    1919年,时任台山县立中学校长的黄明超,写信给加拿大邑侨,重提筹款事宜。李勉辰立即响应,以维多利亚李氏陇西堂和台山宁阳会馆总理的身份,带头捐资加拿大币5000元。随后,成立了“捐建台山县立中学总工所”,到处发动华侨认捐。在他的带动下,加拿大各埠华侨踊跃捐资,历时2年,共筹得加币249596元(折华银50多万元)。据说,捐款人达9000多人,其中捐得较多的有1600多人,这些人因此还获得过加拿大政府的嘉奖。
    1921年,李勉辰被推举为台山县立中学建校督办,于是他回到家乡,组织台山县立中学“督建公所”,积极开展筹建工作。对于校舍设计,李勉辰更是用心。他从上海聘请了一位有名的工程师,并亲往北京、南通、上海、日本等地,调查中学的建制设置,视察各地著名校舍建筑,博采众长,用了2年时间,才把校舍设计图纸修改妥当。1923年,建校筹备工作就绪,李勉辰鉴定了建筑合同书,才返回加拿大。1924年,台山县立中学新校舍奠基施工。1926年,第一批校舍宣告落成。
    1937年 “七七”事变后,李勉辰安排妻儿离开上海,前往加拿大,自己则继续留在上海,惨淡经营。1940年,李勉辰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故地寻访
    A 祖居早已倒塌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了斗山镇唐美村委会,试图寻找当年李勉辰的踪迹。可惜,许多村民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直言“不知道”、“不清楚”。
    唐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奕涛十分热情。他翻出了早年编制的《唐美村志》,几经寻找,才找到了李勉辰这个名字。李奕涛说:“太早了,是清末的人。1940年过世。现在我们村中的人都还没出世,更别说见过他了。”
    随后,李奕涛带着记者沿着村中一条小巷往前走,在一个普通的乡间民宅前停了下来。
    记者问道:“这是他的祖居吗?这里住的都是他的后人吗?”
    “不是的。听说,以前他家的房子就在这里。可惜后来倒塌了,其他人就在这里盖上了新房子。”李奕涛解释说。
    见屋内一妇女出门,记者跟她问起李勉辰,她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这个人。现在的房子是什么时候盖起来的,我也不清楚,我嫁过来时就有了。一直以来,国外也没有人回来问起过此事。”
    B 带头捐建乡间学校
    为了能了解更多李勉辰在家乡的事迹,记者联系了当年撰写《江门五邑海外名人传》李勉辰篇的作者李国英。李国英原是台山市斗山镇教育办工会主席,已经退休,但他对20年前采写该文的过程仍记得十分清楚。
    “那约莫是1990年前后。我为了能了解更多关于李勉辰的事迹,特意回到故里唐美村,找到了两位曾在他上海农场工作过的村民。当时这两位村民也都90多岁了,一点一滴向我回忆了李勉辰的事迹。”
    收集李勉辰的相关资料图片,也成为了当时采写工作的一个难题。“因为,李勉辰很少回乡,其后人也少跟家乡联系,他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资料图片。”
    最后,李国英在李勉辰捐建的唐美学校中找到了刻有李勉辰图像的瓷片。“文革时期,这块瓷片曾被红卫兵从学校的墙壁上拆了下来。幸好,被村里的一个村民完整保留着。后来,我们把图片拍了下来,瓷片却不见了,再也找不到了。”
    说起唐美学校,作为唐美村乡亲的李国英更是十分感慨:“他的确是一个非常关心家乡教育的华侨。”
    李勉辰在回国督办台山县立中学时,曾抽空回到老家唐美村看望。看到村中小学校舍窄小、设备陈旧,他便独资创办唐美学校。他以明翁祖祠为校址,购置了新桌椅和教学器材,聘请了老师教授新教材,使得当地的教育走向正规化。
    后来,李勉辰听闻当地有建新校舍的倡议,第一个捐出港币7000元,并在侨胞中大力倡导,为捐资建校而努力。
    1931年,唐美学校新校舍建成。李勉辰恭请清末榜眼朱汝珍写“亲、真、淳、勤”四字作为校训。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购置一套“万有书库”送给学校,勉励学子。
    C 曾为家乡建碉楼
    “说起李勉辰为家乡做的好事,还真不少。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被李国英娓娓道来:
    上世纪初,唐美村经常遭受盗贼的骚扰。远在加拿大的李勉辰获悉后,从国外捐资回乡,在后山高处建起了一座高两层的碉楼,并在楼上安装了探照灯。
    “探照灯连着一个发电机,每到晚上,开了发电机,探照灯把灯光射到远处,据说,最远能照到对面的广海镇。盗贼不敢再前来骚扰了。村民们的心也安定多了。”李国英说。
只可惜,碉楼在上世纪文革时期被拆除。探照灯吓跑盗贼的辉煌史也从此画上句号。
学界述评
    台山市第一中学原校长朱伟申:
    李勉辰为家乡教育不遗余力
    在1987年至2004年间担任台山市第一中学校长的朱伟申告诉记者,李勉辰一生,大力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致力于用知识改变后人的命运。他对兴建台山县立中学校舍所作的贡献尤其卓越。
    1919年,李勉辰带头捐出加拿大币5000元(折合华银1万元),是善款捐得最早也最多的华侨之一。
    到了1921年,李勉辰更是放下自己在加拿大的事业,亲自回到家乡,督导建设校舍的各种事项,历时两载。从邀请建设师、财政支出到校舍设计,李勉辰从不假于人手,务必做到最好。
    因为爱国,所以支持革命,推翻清朝;因为爱国,所以响应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的号召,千里迢迢回到祖国,在上海开办信托公司和农场,大力发展祖国的经济。李勉辰是爱国华侨的代表之一,他的行为永远激励后人奋发前进。 (《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中国·台山政府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