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1日在台山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台山市市长 卢永权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在上级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排难而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和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8.18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五年年均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6亿元,比上年增长9.12%,五年年均增长11.1%(主要指标见附件1)。五年来,荣获了全国“三资”管理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广东省园林城市、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进一步提升,2015年位居全省第七位。
——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
过去的五年,是现代工业集聚发展的五年。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6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五年年均增长12.8%。主导产业壮大发展。电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台山核电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691.6亿元,1号机组将于2016年内投产;国华台电6、7号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下川、汶村、端芬、广海风电投产。汽车零部件、医药制造、金属制品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台城制药成功上市,实现我市上市融资企业零的突破。发展平台优化提升。整合台山北部资源,规划建设138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三年多来累计投入基建资金16.58亿元,引进项目69个,总投资额超260亿元;2015年实现与水步镇“园镇融合”,新引进海亮铜业等24个优质项目,成为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南部广海湾工业园区及11个镇(场)被纳入省级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范围,成为我省重点发展地区。广海湾工业园区初步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处置工程累计堆填陆域面积超万亩,成功争取成为省“海域使用直通车”[1]试点,台山云资源中心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五年来,共培育省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和江门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各11家。2015年全市企业技改投入13.79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家,高新技术产品达210 个;全面启动“小微双创”[2]工作,推动21家小微企业上规模。
——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过去的五年,是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五年。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0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五年年均增长5.6%。五年累计落实各级涉农补贴共5.13亿元。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投入4.3亿元,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0多万亩。“广东第一田”都斛省级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扩至1.5万亩,全市水稻生产机耕率和机收率均达98%。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贮存能力稳步增强,2015年地方储备粮达3.2万吨,比“十一五”期末增长50.23%。农业产业化组织新增273家,总数达319家。“台山鳗鱼”“台山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4个特色农产品[3]成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启动了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现代渔业加快发展。2015年渔业总产值64.42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40.89%。建成全市统一监控、统一指挥的渔船监控指挥中心,共更新改造46艘钢质渔船、121艘残旧木质渔船,成立7个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社;广海、沙堤、横山三大渔港和烽火角避风锚地升级改造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现代服务业有新突破。
过去的五年,是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五年。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98.83亿元,比上年增长9.6%,五年年均增长4.9%。旅游发展提质提效,康桥温泉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颐和温泉城、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等一批新景点投入运营,上下川岛、浪琴湾、冈宁影视城等一批景区(点)提质升级,斗山华侨文化小镇、大江“中国传统家具专业镇”等一批特色乡镇魅力初显,连续五年入选“广东省县域旅游竞争力十强县(市)”。五年全市接待游客3381万人次、旅游收入219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和3.7倍。2015年,“全域旅游”[4] 破题起步,编制完成台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成307公里步行径,全面推行“川山群岛旅游一票通”[5],启动全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建立台开恩旅游联盟,区域旅游联动迈出实质性步伐。房地产、金融信贷、餐饮业等健康发展,五年商品房销售总额156.34亿元,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359.79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13.2亿元。
——城乡建设展现新风貌。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的五年。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五年交通建设共投入26亿元。深茂铁路(台山段)全面动工,新台高速南延线建成通车,新增国道220公里、省道300多公里,完成省县乡道等级公路改造169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460公里、危桥改造42座,实现镇(街、场)客运站全覆盖,249个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水利建设共投入6.85亿元。完成总长667.9公里的189条中小河道清淤清障,16宗水库、20宗山塘除险加固以及4宗海堤、6宗河堤加固等水利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计划任务。电力建设共投入10.45亿元,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绿色台山魅力进一步彰显。五年完成185公里生态景观林带、1万亩森林碳汇工程建设和1.58万亩水源林调整,建设103条林业生态文明村,台城河“一河两岸”实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新改建62个社区小公园;成功创建省园林城市,正向国家森林城市迈进。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城市总体概念规划等20项市级规划编制。台城旧城区通过改造提质更加宜居宜业,台城南、北新区道路成网、绿树成荫,新宁体育馆投入使用,新行政服务中心、金星湖湿地公园、台城二小新校区一期等项目扎实推进,中环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四年时间持续发力创建“省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显著增强。宜居镇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完成222个行政村“村庄整治”和242条宜居村庄建设,打造省级宜居城镇3个、村庄3条、社区4个;打造省级名镇1个、名村6个,获评“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示范县”;3条自然村成功入选“广东省传统村落”;斗山浮石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城乡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兴建了2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4.2万吨;下豆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使用,2015年获评“省生活垃圾处理示范项目”;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面实现“一镇一压缩转运站、一村一收集点”镇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2015年顺利通过省卫生城市复审。土地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年年达标,盘活利用一批存量土地。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五年来,累计民生投入75.2亿元,占五年本级财政支出的74.48 %,完成重点民生工程223项。教育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教师福利待遇“两相当”全面落实,实现“阳光招生”,在5个边远镇[6]推行校车服务;在2011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2014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验收的基础上,2015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实施文化场所免费开放、送戏送书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及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有效提高。市人民医院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县级竞争力百强医院”,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实现了“一村一卫生站”目标;全面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了市镇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就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2.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2%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五保低保、残疾人补贴津贴标准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91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覆盖率98.98%。“大民政”工作扎实推进。五年来建成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和日间照料中心等39间,完成18间镇级公办敬老院升级改造;建成 2385套保障性住房,完成638套农村危房改造;共筹集慈善捐款2.78亿元,慈善事业加快发展。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实施精准扶贫,全面消除贫困村,累计1080户贫困户脱贫。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五年新增社会组织782个,总数达到856个;全面规范农村集体“三资”[7]管理,全面铺开“三官一师” [8]进基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2013年“9·29”台山籍渔船南沙遇险事件。“平安台山”建设扎实开展,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信访工作连续五年被评为江门一等奖,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文体联谊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四届世界台山籍乡亲代表恳亲大会、全国排球联赛等大型活动。同时,人口计生、外事、侨务、对台、老区、青年、妇女儿童、老龄、助残、红十字会、义工服务、统计、物价、邮政、广电、电信、武装、“双拥”、民族、宗教、口岸、人防、档案、方志、保密、气象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过去的五年,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不断强化的五年。我们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 [9]专题教育。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注重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172件。加强审计监督,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16个。推进简政强镇事权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压减行政审批事项425项,累计压减比例41.38%。完成“1+3”清单[10]编制,并全面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建成市镇村三级公共行政服务平台,开通网上办事大厅。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项目177项,市直部门单位进驻网上办事大厅项目665项。全面落实在村(居)办理103项便民服务,2015年全市所有村(居)全部开通网上办事点。开启了“邑门式”行政服务[11]改革。加快市属公有资产整合,全面完成市直行事单位资产核查登记,逐步实现由市公资办统一管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12]登记制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13],“三公”经费[14]大幅压减。廉政风险防控全面铺开,稳步推进综合型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专项整治“庸懒散奢”“吃拿卡要”等问题,办事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严肃查办违纪(含政纪)违规案件,重点开展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集中查办专项行动,各级政府廉政建设得到强化。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我市所取得的成绩,是全市上下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台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问题和不足: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总量依然不大,结构还有待优化,对个别大项目依赖度偏高问题仍然突出;财政收支压力大,人均财力仍然偏小;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民生欠账依然存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要切实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爬坡越坎、争先进位、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与全省2018年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纵观当前形势,世界经济格局深度重构,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形成,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省内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中江+阳江”新型都市圈建设全面推进,江门市积极打造“三门”[15]、建设“三心”[16],实施“高、大、中、小”四轮驱动[17]。我市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期,多年来集聚的内生力量,加上港珠澳大桥、深茂铁路、深中通道、中开高速等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我市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必将厚积薄发,大有可为。但必须看到,我市发展也面临着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局面、新挑战,影响我市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有待解决。对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争先进位、加快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江门市委市政府以及台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谋求新作为,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新理念[18]引领新发展,实施“发展升级、小康提速、后发赶超、绿色崛起”战略,打造“五个强市”[19],强化“三个建设”[20],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不低于全省、江门市平均水平,年均增长9%;人均GDP年均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新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迈上新台阶。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从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快创新,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落实“珠西战略” [21]和创新驱动战略,围绕平台提质、产业集聚,做大工业;着力强基础、创规模和增效益,做优农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做强三产,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农业强市和旅游强市。把创新驱动作为切换动力的关键环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小微双创”示范,推动“台山创造”。
二是注重协调,着力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抓好一批重点交通项目,构建互联互通的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台开恩协同发展,促进台开同城共融,与开平携手培育江门城市副中心。加快城市融合提质,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区,以城带乡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延伸到镇村,让全市城乡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三是倡导绿色,着力强化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建设生态强市,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台山样板。
四是扩大开放,着力强化内外联动。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侨务强市建设,打响“中国第一侨乡”城市品牌,利用侨资侨智助推台山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港澳合作,争取把大广海湾经济区台山区域建设成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
五是推进共享,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主要指标见附件2)。
为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升平台强化工业发展承载力
大力推动工业新城提质增效。加快编制以工业新城为核心的《台山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水步大道、东环路、水步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石花商务区、深茂铁路台山站场物流区规划建设。抓好广东省重卡及商用车产业基地、广东省新材料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以及中欧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建设工作。推进园区与水步镇深度融合。加快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开展闲置土地、厂房盘活和低效企业提升工作,科学运营园区融资平台。
大力推进广海湾工业园区基础建设。继续实施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处置工程,争取澳门惰性物料来台山处置,并推进西区用海规划报批。发挥园区融资平台功能,助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广海湾作业区防波堤工程和进港航道工程立项。完成疏港公路立项前期工作和大小马桥建设。推动长沙湾道路复工。推进鱼塘港物流区填海造地、白宵围7000亩土地收储。做好台山核电基地生产承包商营地规划建设。推进广海湾工业园区与赤溪镇园镇融合。深入开展“三违”[22]整治,加强岸线保护和生态修复。
大力开展镇级工业集中区资源盘活。积极盘活端芬友银龙山、冲蒌红岭、汶村西南、四九长龙、斗山聚龙和广海大沙等镇级工业集中区。全面梳理闲置土地、厂房情况,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促成投资者加大投资或开展二次招商,逐宗盘活,激活园区发展。
二、狠抓项目增强发展驱动力
强化招商引资。着眼于建设制造强市,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依托既有企业,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以清洁能源装备、海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五金机械制造为重点,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建立招商引资数据库,充分借助招商顾问、海外侨领、商会协会、社团等的力量,通过举行专项招商推介会、“敲门”招商、委托招商、合作招商等方式,多途径对外宣传推介台山、招揽项目。2016年力争引进总投资额1-10亿元项目4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至少1个。
加快项目进度。落实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动落户项目早日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建设,试产项目尽早投产。工业新城要力争新建成投产项目10个,新动工项目8个;加快推进鸿特精密、海亮铜业、圣备保温建材等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新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广海湾要大力推动云资源中心项目落地;继续跟进华电LNG项目。
大力帮扶企业。继续“安商暖企”,密切关注企业尤其是重大企业的运行情况,落实好扶持大型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开展龙头培育,做好协调服务,力促台山核电投产;积极争取支持,力促国华台电稳产。帮扶富华重工做好产能集聚,力促金桥铝型材扩大产能、冠兴金属等尽快达产。协助龙电门业等企业申请核级生产资质,支持迪生力汽配、吉达铁塔、绿岛风科技等企业做好上市筹备。推动台城制药、金桥铝型材、富华重工等一批企业技术改造,确保全年全市技改投入13亿元。力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协助鸿特精密申报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深化小微双创。落实“雏鹰计划”[23]等小微双创扶持政策,抓好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完善5大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力争2016年小微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86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数5700人。抓好小微企业上规模企业培育,再推21家小微企业上规模企业。实施《台山市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三、强基升级力促农渔业增效
夯实农渔基础。投入1.5亿多元,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成30.53公里灌区渠道改造和6宗新增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合水置换水源工程。实施5宗中小河流治理、3宗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投入1亿多元,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近10万亩。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晰权属。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增强贮粮能力。继续强化渔业基础设施,力争完成渔船更新改造12艘,组建远海捕捞船队,抓好烽火角避风锚地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推进广海渔港建设和横山渔港申报国家一级渔港、沙堤渔港申报国家中心渔港。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市本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增至16家。大力发展规模经营,重点抓好10万亩现代粮食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海宴镇省级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24]建设。推行“农业+工厂”模式,抓好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收储土地1500亩用于园区开发,密切跟进利苑、宝迪等意向项目,支持市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园。做强农产品种养及加工,做大“台山鳗鱼”“台山大米”等特色品牌。推行“农业+流通”模式,发展壮大区域农(渔)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示范性农产品经营旗舰店和农产品社区连锁店。推行“互联网+农业”模式,大力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推行“农业+旅游业”模式,结合全域旅游建设,努力打造农旅结合精品项目。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四、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旅游
提升海岛旅游品牌。积极实施“岛岸联动”[25]战略,加快编制川岛镇总体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重点项目详控规划。加快山咀港、三洲港码头升级改造和独湾码头防波堤建设,抓好上川飞沙滩景区改造,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加快资源整合,积极引进大集团,对重点片区进行高水平整体开发,推动滨海旅游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和多元化发展,打响“广东第一海岛”品牌。
抓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颐和温泉城二期、红木艺术展览城、黄花梨艺博馆、大江星级酒店、汀江走廊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台山中国农业公园规划建设,着力推进核心区--“禾海稻浪”水稻田生态文化主题园建设,建好浮月村、翁家楼、广海卫城海丝文化遗址公园等起步区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抓好冈宁影视城、岭背学校文化创意酒店、四九南村艺术部落等旅游示范村(点)建设,推进北陡红树林湿地公园、上川大洲湾实景博物馆等规划建设。
强化“内提外联”。充分整合海、侨、泉、山、水、田等资源优势,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川岛国家滨海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加快全域慢行系统(道路、步行径)规划建设,新建步行径280多公里,尽快将景区景点串联成线、串线成片。加快完善“全域旅游”标识指引系统,切实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品质。加强对外联动,联合开平、恩平创建“世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树立“海韵侨乡、悠游台山”良好形象,力争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0亿元。
五、统筹协调优化发展硬环境
加强交通建设。投入15亿元,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完成省道S274稔广线光明至三合镇政府段改建、省道S367冲恩线冲蒌至三合段路面改造、县道横东线大修、30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及5座危桥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深茂铁路(台山段)、中开高速、高恩高速南延线(开平至台山高速公路)、江门大道南延西线、国道G240广海湾起步区路段以及新台高速大江出入口路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或前期工作。
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城区扩容提质步伐,抓好旧城区改造,完成台城东郊路(园美路至陈宜禧路段)、宁城公园改造首期等工程。加快新城区建设,完成台南大道一期南安路至沙岗湖段、台城二小新校区周边道路建设,推进乐华路、昌和路、长安路等道路建设,开展南环路(沙岗湖至颐和温泉段)前期工作;推进市新行政服务中心、金星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石花北公园首期、平安公园首期以及3个城区小公园建设;加快英皇广场、时代广场、碧桂园繁华里、骏景湾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一体化,大力优化公交线路及停靠站点,提高城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快宜居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斗山、大江、三合等有历史记忆、侨乡风貌和现代特色的魅力城镇,打造一批美丽村庄。实施城区公厕改建和农村卫厕建设工程,创建省卫生镇2个、省、江门市卫生村15条。
推动台开恩协同发展。落实台开恩三市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三市在产业互促、旅游联盟、交通一体、环境共治、民生共享等方面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围绕培育江门城市副中心,加快编制台开同城协调发展规划。开工建设台开快速路及龙山支线工程。抓好水步镇规划建设,推进园镇融合。抓好白沙镇深茂铁路开平站场周边土地规划建设。建立台开恩产业园区联动机制,与开平、恩平以园区联盟形式申报省级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加强环境保护,切实做好潭江共治工作。以金沙湾(水草洲)合作开发为突破点,积极探索台开民生共建共享。
六、建管结合强化生态建设
建好生态屏障。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绿化台山大行动。投入1348.9万元,推进台城东区河滨体育公园建设等48项绿化工程。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改造低效林1200亩,继续实施水源林调整。新建生态景观林带39.2公里、镇级森林公园4个[26]、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示范点34个。规划建设湿地公园6个[27]。
加强环境整治。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指标管理的具体措施,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潭江流域污染源整治,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台城河、公益水[28]等重点支流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劣Ⅴ类现象。抓好水步、三合、白沙等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管网工程建设。完成4.79万亩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执法力度,抓好“黄标车”、工业燃煤锅炉淘汰,严厉打击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加强垃圾污染治理,完成5个城区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全市村庄保洁面积达到70%,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到3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75%。
七、惠民共享加强社会建设
突出保障民生。市本级财政安排民生投入20.47亿元,着力抓好50项重点民生工程实施,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3.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员足额”参保。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救助体系。强化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继续做好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工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补差水平以及五保供养标准。完成12间农村幸福院建设。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加快残疾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抓好住房保障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30间,加快工业新城公租房、四九坂潭锡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推动市区市政燃气管道铺设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
创新社会治理。抓好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大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力度,推进“社工+义工”志愿服务。继续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机制改革,抓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及监管工作。开展“邑家园”社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广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大保障力度,支持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三官一师”进基层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化“平安台山”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
做好侨务工作。充分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侨务强市。加大以侨引智引资力度,助推台山发展。推进梅家大院、翁家楼、浮石村、台山一中等台山侨墟、侨村、侨校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把雷洁琼故居等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名人故居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加快建设华侨文化广场。着力涵养培育侨务资源,加快建立侨情资料信息数据库,依托海外联谊会、侨青会、市青联等平台,深化与“三新人士”[29]的联谊交流。结合小微双创工作,搭建新一代华侨的创业创新基地。加大侨务外宣和文化交流力度,继续做好侨务慈善工作。
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继续抓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确保台城二小新校区投入使用,加大学前教育普及力度,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推进校车工程;确保北陡、海宴、三合通过“教育强镇”复评验收。巩固创文成果,继续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坚持文化惠民,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做好4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30]申遗工作,力争申报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继续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继续做好人口计生、外事、对台、老区、青年、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会、统计、物价、邮政、广电、电信、武装、“双拥”、民族、宗教、口岸、人防、档案、方志、保密、气象等工作。
八、从严从实建设满意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运用法治理念、严格依法行使职能、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重视舆论监督。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务实高效履职。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担当尽责的干事创业精神,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群众能力。加强监督考核,严格推行督查督办制度和倒逼、“问责”机制,严厉查处“庸政懒政”行为。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重点推进“邑门式”行政服务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强化从严治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严管理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做好今年工作,十分关键。让我们在中共台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加快台山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1.“十二五”台山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2.2016年台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表
3.《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用语说明
附件1
“十二五”台山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 标 |
2015年 绝对值 |
2015年增速(%) |
“十二五”年均增速(%) |
生产总值 |
328.18亿元 |
6.6 |
9.3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4.76亿元 |
9.12 |
11.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19.69亿元 |
4.8 |
13.8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207.28亿元 |
6.0 |
6.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84.54亿元 |
11.1 |
12.5 |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
2.03亿美元 |
12.47 |
4.5 |
附件2
2016年台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表
指 标 |
预期目标 |
生产总值 |
增长8.5%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增长8%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增长9%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增长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增长10% |
外贸进出口总额 |
增长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
完成江门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
附件3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用语说明
1.“海域使用直通车”:指经规划许可的建设用海项目,可直接利用海域使用权证代替土地使用权证进入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办理用海建设项目审批。
2.“小微双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3.4个特色农产品:台山大米、广海咸鱼、台山鳗鱼和台山神秘果。
4.“全域旅游”: 即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来打造,让旅游元素融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
5.“川山群岛旅游一票通” :“一票通”即一次性购买一个目的地多点或多环节旅游消费的凭证。“川山群岛旅游一票通”指在山咀码头或在网上购买川山群岛旅游票,即可凭一票通票据乘船、乘车及进入景区,从而简化手续,方便游客旅游消费。
6.5个边远镇:端芬、海宴、汶村、北陡、深井5个镇。
7.农村集体“三资”:即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
8.“三官一师”: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9.“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0.“1+3”清单: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审批清单、监管清单。
11.“邑门式”行政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行政服务。
12.“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登记时依次获发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刻章许可证等,改为一次申请,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13.“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4.“三公”经费:即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
15.“三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开放之门”,粤西进入珠三角的“方便之门”,珠三角通向粤西、广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
16.“三心”:珠江西岸新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心和创新中心。
17.“高、大、中、小”四轮驱动:“高”,即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即坚持近攻远谋,推动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努力上升为国际级开放合作平台。“中”,即紧扣“中国制造2025”,大力引进和支持大中型龙头企业落地发展,建设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重大发展平台。“小”,即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打造“江门特色、广东标杆、全国示范、国际平台”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
18.五大发展新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的发展理念
19.“五个强市”:即制造强市、农业强市、旅游强市、侨务强市和生态强市。
20.“三个建设”:城乡建设、民生建设、党的建设。
21.“珠西战略”:即省委、省政府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22.“三违”:违法建筑、违法养殖、违法开发。
23.“雏鹰计划”:《江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方案》。
24.“五位一体”示范基地:以“机械化、科技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为目标的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
25.“岛岸联动”:“岛”指上下川岛等岛屿,“岸”指市域海岸线,“岛岸联动”指依据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实现我市海岛与大陆海岸线的互动发展,包括产业平台、土地利用、道路交通、旅游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
26.4个:即在台城街道、大江镇、水步镇和海宴华侨农场4个镇(街、场)建设4个乡镇级森林公园。
27.6个: 即在端芬大隆洞、都斛、深井、川岛、斗山、四九等地规划建设6个湿地公园。
28.公益水:是潭江的一级支流,主要贯穿大江镇和水步镇。
29“三新人士”: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
30.4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即广海卫城城墙、大洲湾遗址、方济各·沙勿略墓园、紫花岗摩崖石刻。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