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 :
略述我国姓氏起源及演化
  • 2024-06-28 15:53:58
  • 来源: 台山市人民政府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打印】   【字体:    

  我国姓氏众多、源流各殊,演变经过又十分复杂,令人不易明白,现略将我国姓氏起源、演变、混化、姓氏多少等分述于下,献给我邑乡亲。

  大家重视族谱,数典不可忘祖我中华民族是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因此,我们民族的姓氏源流就显得非常繁富,加上中国自古以来乃是礼仪之邦,无论贤或不肖的,莫不重视本宗姓氏的出处,这种慎终追始的认真态度,在西洋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人的重视姓氏源流,是非常执着的,名门大族固不用说,即使寻常百姓家,虽在颠沛播迁中,也会带着自己的族谱一代一代的记载下来。在历史上,就曾有过不少感人“护谱”事件。例如三百多年前,明亡后,闽南的郑成功与张世杰拥福王继续抗清,誓死不降。清廷原想剿灭闽南的郑、张两族以为惩罚,消息传到闽南,郑、张两姓就动员人手,把族谱分抄许多副本,交给少壮族人携出逃难,后因清廷接纳降臣洪承畴的建议,采用安抚政策,这两姓族人才免于难。重视族谱,是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之一,而每一姓的族谱,对本宗的源流,祖先光荣的事迹,都有扼要的记述,虽然祖先的光荣并不就是子孙的光荣,但多少带一种警惕与鼓励的规范,而这种规范的作用,对个人的修身进德以至造福社会,报效国家,都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推动力。例如南宋时,岳飞受了奸相秦桧陷害之后,有一段时期,中原的岳姓少女不肯嫁给秦姓,理由是:“不做奸佞后代的媳妇”!敦亲睦族本来就是中国人共有的美德,而发扬这种精神,必须对宗亲关系尊重,对自己姓氏发生亲切感,人人做到爱其所亲而敬其所尊,则尊祖而敬宗,敬宗则睦族,不仅止于亲亲之义而已。

  姓氏的演化现在姓与氏已经通称,而且在文义上,氏且含有尊称的意思。但在古代,姓与氏的意义不同。三代以前,“姓”代表女系的血统,“氏”则表示男系的功勋,所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顾亭林说:古时男子的氏可传可变,女子的姓则永远不可变。王国维亦证实这种说法,并且指出:春秋以后,男子才开始一律称姓。我国最古的社会是母系社会,故一个姓,代表一个母族。所以,姓字由“女”和“生”两字合成。换句话说,“女”人“生”了孩子,要表明这个孩子属于那一族的,就给他一个“姓”。而“姓”的意义,以现代眼光看来,它最大的科学意义是做为选择婚配的识别,这种知识在古代中国早就具备了。故《国语》有:“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左传》也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优生学,古人为了优生,发明了每个女人都要有姓的办法,实在聪明绝顶。至于“氏”的起源较为迟。最初只是贵族的专利,据宋朝的郑樵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例如,周朝初年平定天下后,封其同姓(姬)于鲁、晋、蔡、郑、曹、吴、魏等国,这些国名,便成为受封各同族的“氏”,但仍与周共同姓姬。而封国赐氏的结果,造成了只有诸侯才有氏的尊荣,于是,氏便成为贵族的特征。以氏“别贵贱”,历经战国而至秦汉,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贵族不再存在而起了变化。秦汉以后,氏既不再象征特权,平民不但有名有氏,且所用的氏大都因袭自周代,并开始和姓混而为一。这种演化的经过,清朝的钱大昕说得最清楚:“战国分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祖起于布衣,太史公以上名字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故项伯、娄敬,赐姓刘;娥姁为皇后,亦不言何姓。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而后世莫能改焉”。这便是姓与氏的不同意义及其演化的经过。至于姓与氏的起源,由于产生于史前,众说纷纭,向来没有定论。

  姓氏起源的争论有关中国的姓氏是怎样起源的,古书上的记载并不一致:有些书上载,黄帝定氏族,他的25个儿子当中,有14个得了姓;有些书上说,圣人兴起,黄帝为了分辨他们或尊敬他们,就吹起六律,定他们的姓;有些书上说,氏定,而后系之以姓。所有这些说法都很抽象,据中华书局出版之《辞海》,对姓,氏,与姓氏的解释,则引述左传隐八年的一段话:“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又引据杜预的注解加以补充:“立肖德以为诸侯,因其所由生以赐姓,谓若舜由妫汭,故陈为妫姓;报之以土,而命氏曰陈”。这段话以现代语体意思是说:天子指定有德的人做诸侯,并以他的出生地赐他一个姓;又封一片土地给他,那片受封的土地代表他的爵位,就成为他的“氏”。例如舜,是在妫出生的,就赐舜姓妫;封给他的土地在陈,陈就是舜的氏。宋,郑樵同意此说法,并引实例加以补充说:居于姚圩者,赐以姚;居于赢滨者,赐以赢;居于姜水、姬水者,赐以姜、姬。但梁启超不同意此说,他认为姓是母姓是母系时代的产物,氏则为父系的社会基础构成之后才有的,所谓“因生赐姓”之说,恐乃后世的臆测之词。大抵各家争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周以前的氏族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其间有一段很长的逐渐演化时期,到了封建制度推行之后,由于史有记载,赐姓命氏的事迹有史可稽,大约已成定论。不过,仍无补于姓氏“起源”的争论。

  姓氏的由来类别这里指的不是单姓与复姓之分,而是姓氏的由来之不同。有关姓氏的真正“起源”,虽各说不一,但在春秋以后,已大致可考。姓氏的类别,据《左传》载:“天子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是”。故梁启超根据此一记载,认定周代受氏的由来有下列四种:1、天子以命,诸侯以国为氏;2、侯国的庶支,以父王的字为氏;3、世代有同一官衔者,以官为氏;4、受有来邑者,以邑为氏。但早在汉朝,应劭的《风俗通》则把氏分为九类:1、氏于号;2、氏于谥;3、氏于爵;4、氏于国;5、氏于官;6、氏于字;7、氏于居;8、氏于事;9、氏于职。而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则更道而把得姓受氏细分为32类,即:以国,以邑,以乡,以亭,以地,以姓,以名,以序,以族,以官,以爵,以凶德,以吉德,以技,以事,以谥,以爵与谱系,以国系,以族系,以名与氏,以国与爵,以邑与谱系,以官与名,以邑与谥,以谥与氏,以爵与谥等27类;又有代北、关西、诸方复姓及代北三字复姓和四字复姓等五类,合共32类。把姓与氏的由来做这样的细分,在外行人看来仍是不得要领的。这里,且摘要举几个例加以说明。一、以名为氏:五帝时代,有国的不称国,只称名,并以名为氏。例如炎帝是国号,名是神农氏;神农氏也是炎帝的氏。二、以国为氏:从唐虞到秦代,都是国为氏,春秋时代的诸侯,也是以国为氏,后来这些氏都变成了姓。三、以邑为氏:邑是周代封邑,封邑的人,就以邑为氏。例如楚国的封邑申(今河南省南阳县北),申邑就是申氏,申氏后来变成了申姓。四、以官为氏:古代有司马的官名,做司马的人以司马为氏。司马也变成了姓。五、以爵为氏:古代有王爵、侯爵,凡受封王爵、侯爵的人,就以王、侯为氏,王和侯都变成后代的姓。六、以谥为氏:楚庄王的庄字是谥号,楚庄王的后人就以庄为氏;卫康公的康字是谥号,后人就以康为氏。庄与康,又变成后代的姓。七、以事为氏:汉武帝的丞相为车千秋,本姓田;皇帝念他年老,准许他每天乘小车上朝,因此号为车丞相,他就以车为姓。八、以地为氏:因这类人都没有资格受氏,自己或别人就以所居的地方为氏。例如居傅岩者以傅为氏,守桥山黄帝陵者,以桥为氏。这些氏也成后世的姓。九、以技为氏:古代做巫卖卜的人,他们的子孙就以巫、卜为氏和姓了。看完这9个例子,对于前引姓氏由来的类别,大概就会有初步的了解。

  姓氏的离合混化我国姓氏的演变由来既有上述的繁复,想想已够头痛,但其间还有各种离合混化的情形,分析起来也很复杂。勉强加以归纳,大致可分为下列6种。一、强改的:这是专制时代的帝王特权。历代帝王为了表彰忠臣义士,或为示爱于妃嫔臣仆,又或者为安抚外邦的首领头目,往往赐以皇室的姓或其他的姓。例如周穆王的盛姬早死,就改其族人姓痛;明洪武年间,以火你赤为编修,就赐他姓名叫霍庄;永历间,又赐把都帖木儿为吴允诚,赐伦都儿为柴秉诚。也有因触犯朝廷,皇帝不悦,就直接把他改姓的,例如齐武帝原与巴东王萧子响同姓,因痛恨他叛逆,就改他姓蛸;后魏因厌恶安东王元鉴是同姓,就恶毒地把他的元字去头,改他姓兀;又如唐武后篡位,王子图谋驱逐她,事败,武后就改他姓虺来泄愤。二、适应的;这类的改姓者,大抵都是外族,他们定居中国,为了适应环境,就把复姓改为单姓,例如贺鲁、普周均改为周,贺葛改为葛,侯莫陈改为陈,破罗多改为潘,故古口改为侯等。又如台湾的山地同胞,除了清朝乾隆皇帝赐给7个姓而改掉他们原来的姓之外,光复后,台北、嘉义、台南三县的山胞,申请改为汉音单姓的,也多达78姓。三、避讳的:这类是专制时代臣民表示尊的一种方式。例如宋的司空氏,因避武王讳司空而改为司功;汉朝的庄姓因避明辛讳而改姓严,晋的尚书师昺,为避晋讳改姓帅;唐的弘姓及淳于姓,也因避明皇及宪宗的讳而分别改姓洪及于。四、避事的:是因为避开了某一件事而改姓的,其中又可分为避仇、避难、避嘲笑、避羞辱等4种。因避仇而改姓的,例如端木赐之后改为木姓或沐姓;因避难而改姓的,如唐的隰州刺史浩韦本姓郜,改姓浩;因避嘲笑而改姓的,如三国时的氏仪,孔融嘲笑他说:“氏字民无上”,遂改姓是;因为避羞耻,不愿与某人同姓,而自动改姓的,如清初的理寒石本姓李,耻与李自成同姓,自改成理;又如唐之李抱王本姓安,耻与安禄山同姓(按:安禄山原姓康,冒姓安),乃改姓李。五、省略的:这是为了书写简便或其他原因而省略的,例如鄣省为章;邵,省为召等,都是省去原姓的一边,也有把复姓省略为单姓的,例如钟离省为钟,司寇省为寇等。六、音讹的:这是由于原姓的误读或误写而混化的,例如陈之讹化为田,韩之讹化为何,欧之讹化为区,号之讹化为郭等等。以上6例只能说是一种简约的举证而已。事实上,我国姓氏历代的混化是层出不穷的,尤其春秋三代以前,一人一家的姓氏,往往一变再变。《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范宣子的祖先:“自虞而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又汉书元后传载,王莽自称与姚、虞、妫、陈、田诸姓为同宗。秦汉以后,姓与氏混称,且因基于上述六种情形的更改,简直是到了花样百出的地步,往往在一姓之中,包括了许多不同系族的姓在内。以陈姓为例,广陵的陈就包括了妫与刘两姓,万年的陈也吸收了白和鲜卑族的侯莫陈;又如王姓,也包括有姬、妫、于三姓及高丽族、鲜卑族和女真族的后人在内。因此,现在的所谓同宗,并不一定同族同系;即使在同姓之间,也有异族异系的混入。但这种情形,并无碍于国人的精诚团结。

  中国究竟有多少姓成为疑问历代的统计数字都很悬殊,直到现在,还是谁都说不准。这是因为中国地大人众,交通阻隔,加上姓的源流演化又如此繁复,调查统计的工作很难做到正确。在这里,只能举出历代几种代表性的数字做为参考而已。

  一、春秋时代的姓,不过几十个而已,据顾尖武的日知录指出,春秋时本于五帝的姓只有22个,后来梁启超(中国文化史)又查出8个,若再加上五帝以外的姓,最多也不会超过50个。

  二、汉朝的史游(急就篇)则列出单姓的127个,复姓的3个。

  三、唐朝温彦编定的姓有193家,并分列为9等。

  四、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收录的姓已达3736个。

  五、明代王圻的《续文献通考》增列为4657姓。

  六、据现代的美国谱系学会,调查统计中国人的姓,则高达9182个。至于前代计列的姓,并不包括边疆民族的全部。民国成立后,边疆民族的姓如都加入统计,数字必更庞大惊人,但统笼来说,现代中国常见的姓,大约不会超过5千个,因为有些姓,或更改、或混化、或不传,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不再有现例存在了。

  例如邘姓:周武王封儿子于邘(在河南省沁阳县西北),后人去邑,改姓于。又如郳:夷父颜有功于周,他的儿子名友,别封于郳(今山东省膝县),后人为避仇而改为倪,或省笔写做儿。我国有过9千多个姓,但其中许多已湮没不存,成为历史的名词了。还有罕见的稀姓,但稀姓人口历代都不多,现且把好些稀姓列出来,并分类归属,或者有许多人感到闻所未闻。

  这些稀姓,摘要可分属于下列几类:

  1、以声音为姓的:呼、叱、唱、哈。

  2、以颜色为姓的:青、红、苍、紫、黑。

  3、以行业为姓的:职、业、上、农、工、学、兵、党、政、法、律、医、僧、樵。

  4、以人体为姓的:心、眉、乳、牙、膝、胖。

  5、以心理状态为姓的:怀、哀、悼、喜、慕。

  6、以动作为姓的:起、立、仰、伏、步、行、接、笃、送、过、招、回、拱、扶、摩、脱、闭、沐、望、柑、伸、出、闪、腾。

  7、以德行为姓的:智、仁、勇、刚、义、廉。

  8、以体积为姓的:宽、广、厚、巨。

  9、以干支为姓的:干、支、甲、申、丑、戌、卯。

  10、以语词为姓的:焉、毋、但、因、从、由、况、却、都、尚。

  11、以房屋为姓的:庐、舍、轩、阁、宫、院、门、策、邸、围、座。

  12、以人伦为姓的:祖、公、伯、儿、妹、师、徒、仆、表、伦、皇。

  13、以方位为姓的:东、西、中、右、前、位。

  14、以时序为姓的:年、月、日、时、秋、冬、闰。

  15、以山川为姓的:山、水、泥、河、潭。

  16、以动物为姓的:虎、熊、貊、鹿、糜、羌、羊、鱼、鸟、雀、凤、燕。

  17、以植物为姓的:植、木、果、豆、桑、槐、椿、檀、松、柏、荔、桃、栗、莉、兰、菰、芎、杻、种。

  18、以衣服为姓的:衣、布、线、禚、褟、袭。

  19、以器物为姓的:炉、臼、磨、具、柬、药。

  20、以金属为姓的:锡、镏、铁、银、锥、钞。

  21、以形容词为姓的:危、暴、毒、老、浮、沃、罕。

  22、以语言为姓的:言、译、訾、句。

  23、以味道为姓的:辛、酸。

  24、以罕用字为姓的:闫、仅、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