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老城中心区申报省历史文化街区
台山人,你了解台山吗?
记者从台山市文广新局获悉,日前,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台城老城中心区,不久前已全面完成“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工作。也许,每天穿行于其中的你,并不曾意识到,台城老城区的价值竟可上升到如此高度。
这次申报是一次契机,一次提醒台山人珍视自己城市的契机。不论最后成功与否,作为台山人,我们必须了解它,呵护它。本期报道要为您呈现的,就是台城老城区的价值所在。
作为县治500余年
台城老城中心区作为县治,至今已510年。
1929年《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提出了“改建县公署”的任务:“县公署为全邑政治最高机关,建筑须宏伟坚久,布置要完备敷用,地位应广大适中。”1931年在县署旧址动工,按照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图纸施工,历时两年,1933年落成启用,耗资16万元。新的县政府大楼坐北面南,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99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面宽、南北进深均为30米。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结构,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地上3层、半地下室1层,钟楼3层,总高25米。大楼正面利用钟楼、两根爱奥尼式列柱和19级台阶突出中心入口位置,比例严谨、左右对称,融入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风格的英国特有的钟楼建筑形式,是台山近代建筑的一大标志,因外形酷似南京“总统府”,人称“小总统府”。
大楼主楼前有台阶,拾级而上为高大的门厅,正中有三扇拱券大门,进入就是大厅,地面铺设着彩色的意大利水磨砖,各种图案鲜艳如初。大厅的两边各有一个天井,办公室、会议室、辅助房间沿天井布设,三、四层的平面设置与二层相同。顶层平台上的钟楼嵌有进口大钟一座,上部为拜占庭风格的穹隆顶,穹顶上的旗杆直指蓝天,体现了县政府大楼的宏伟气势。
经历了70多年的风雨,县政府大楼依然保存着当年的风貌,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县署建筑。它以宏伟的外观、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殊的社会职能作用,于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建立后,这栋大楼成为县人民政府的办公之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朱德、赵紫阳等视察台山期间,在此接见了台山各界代表。县政府大楼见证了台城的社会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侨乡近代建筑瑰宝
台山是“中国第一侨乡”,台城老城中心区街区最典型地展示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社会变化,完整地保留了近代县城城区建筑的历史风貌,其面积、规模、类型和完好度,在广东县城近代建筑中是少见而珍贵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行的老城中心区建设,以海外华侨的资金为主,规划先行。按照当时台山工务局制定《改造台山县城马路全图》和骑楼建筑详细规定,在明清县城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开辟新马路,再分期分批拆除区内马路红线内的建筑物,扩宽街道为7.5米至9米,统一铺设了排水系统。临街商铺的兴建,先要设计好建筑图纸,经工务局审批后发给符合条件的承建工匠《建筑凭照》,才能施工。经改造后,老城区建起了2至4层高的新式临街商业骑楼,沿街骑楼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有了更协调的处理,空间尺度关系较为适宜,行人步行其间感觉更加亲切和时尚。至今台城中心区还原状保存着城区的街道骨架和整体的建筑风貌。
9条街段保存的近300栋近代骑楼建筑,界面连续,统一为小面宽、大进深,形成一条贯通全街的长廊,既防晒又防雨,十分适合台山高温多雨的气候,便于行人购物行走。这些具有狭长而给人亲切感觉的楼房,楼高多为2至4层,首层为商铺,二层以上用作居住,大多为青砖墙硬山顶。
骑楼临街的立面则吸收了大量西方建筑文化。本土工匠对华侨传回的国外建筑技术和艺术,加以模仿、改良,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进口的水泥、钢筋和彩色玻璃等,楼体多为混凝土结构。在造型上,西方建筑的柱式、拱券、山花、阳台成为骑楼立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丰富多彩。在建筑装饰与细部的处理上,大量西方建筑装饰图案出现在骑楼长廊天花、立面墙体等处。骑楼的立面建筑风格洋溢着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气息。
台城老城中心区的近代骑楼建筑,以环城南路最具代表性。环城南路全长660米,是城内最长的街道,也是台城32条骑楼街道中立面最为亮丽的街道,其立面造型变化多样,大量运用罗马的多立克、爱奥立克、科林斯的柱式,罗马拱券和伊斯兰拱券并列相邻,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各式山花张扬地建立在楼顶,西班牙风情的小阳台成为环城南路的一道风景。
台城老城中心区的近代建筑不仅仅有骑楼,还有中西合璧的各族祠堂(瀚翁谭公祠、李氏大宗祠、黄氏大宗祠、溯源堂等)、学校、政府机关等多种类型,这些近代建筑比例匀称,追求形式之美,端庄典雅,同时注重实用性。
漫步台城老城中心区,细细品味每一条街道、每一栋骑楼、每一幢公共建筑、每一座祠堂,仿佛穿行在西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宗教的建筑艺术长廊之中,获得审美的享受,老城中心区是中国近代建筑成片区、多类型、大规模的遗存,因此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建筑价值。
近代学校聚集之区
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三年、毗邻台山县署的县学宫,是台城最古老的教育基地,明清时期为台山培养了7名进士。在缓冲区内创办于清宣统元年、全国著名的华侨学校——台山第一中学就是建立在明代学宫旧址上。最初建在老城区、后迁往珠峰山麓的宁阳书院遗址今犹在。
及至近代,随着台山侨乡的形成,旅居海外的乡亲深感教育对家庭对民族之重要,慷慨捐资办学。至1949年,在台城捐建的中小学校有27所之多,居全省之首,台城侨资办学风气之盛闻名海内外,其中,又以台城老城中心区拥有的学校数量最多、教育体系最为完善。分布在中心区的16所学校中,有幼儿园2所、小学6所、中学4所、职业教育学校3所。
台城老城中心区的近代教育都是由华侨资金捐办,姓氏宗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敬修学校、育英学校、居正中学、溯源学校,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的、以私立为主体的教育格局。同时,注意吸收西方教育的制度和理念,校舍建筑大多数采用了西式风格,规模宏伟、外观典雅、功能比较齐备;重视职业教育,并率先在全省的县城开展幼儿至中学的一体化新式教育体系,其教育制度之完备、体系之完整、水平质量之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很少的,它开创了台山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利用侨资兴办教育之先河,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因此为台山第一中学题写校名。
非物质文化丰富
“广东音乐”之乡。台山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广东音乐”发展的基础以及创作、表演载体的台山八音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万年欢》、《三皈依》、《渔家乐》等台山民间小调的广泛流行,19世纪中期,随着粤剧改用白话来唱,大大加快了台山八音班演奏乐曲和演唱戏曲结合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台山人创作的“广东音乐”有300多首。台城老城中心区即为台山“广东音乐”之首区,这里聚集了主要的创作和演艺人才,也是很多音乐作品的诞生地。
台山侨乡形成以后,很多华侨从台城出发,将“广东音乐”带出海外。同时,一些华侨在“以文兴邦”思想影响下,把黑管、萨士风、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传入家乡,使八音班融入了西方音乐文化元素,丰富和充实了台山“广东音乐”的音色。
解放后,广东音乐在台城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发展,音乐爱好者自娱自乐的“私伙局”遍布城区。
中国“侨刊之乡”。台城老城中心区,是中国侨刊乡讯的发祥地。清宣统元年,中国第一份侨刊《新宁杂志》在这里问世,从此海外乡亲有了他们的“集体家书”,侨乡也有了自己的“百科全书”。全国侨乡各地从此纷纷创办侨刊,或以族为单位,或以村、以镇、以县,资金主要来自华侨捐助,阅读对象也多为海外乡亲。
台城老城中心区,是台山侨乡侨刊集中之地,不仅有县级的《新宁杂志》,还有家族创办的侨刊,如《台山光裕月刊》、《溯源月刊》、《居正月报》、《敬修月报》等,这些侨刊历经近一个世纪而不衰,发向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联系侨情乡音的重要纽带。
中国“排球之乡”。台山排球是世界早期的九人排球,其比赛场地、比赛规则、比赛用语都与现代排球有别,这样一种在中国在世界已经消失的体育运动,在台山还广泛进行,这是世界体育史的“活标本”。台山作为排球之乡的贡献还不仅此,近代以来台山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矮仔打高佬”的独特战术也是台山人创出的,而台城老城中心区,就是台山排球运动的中心。
“小世界语”之都。台山华侨旅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以美国和加拿大最多。海外乡亲返乡言谈中,常有意无意地讲出一些英语,让家乡民众尤其年轻人感到好奇,也跟着“金山伯”学讲带有浓重家乡口音的英语,并以此为时髦。就这样,外来语便慢慢地融入了台山话中。
比如:脱至白肋(blank)、老缅婆(man)、呵啰(all)、骨波(good ball)、倒晒(out side)等等,既丰富了台山的语言文化资源,又加强了人们的开放意识,造就了“半唐蕃”的侨乡语言文化,因而被称为“小世界语之都”。台城老城中心区是近代以来台山华侨返乡出洋的必经之地、文化中心,“半唐蕃”台山话在这里最为常见,至今依然。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